第五百八十七章 賣瓜(壹)
寒門崛起 by 朱郎才盡
2019-5-16 20:37
人家賣瓜,他買瓜。人家便宜賣還不行,還得讓人家白送西瓜才行,然後好讓他光明正大、名正言順的侵吞了人家的壹車西瓜,沒想到天下竟然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還是熟讀聖賢書的人呢,做的是人事嗎?
對面二樓的人對窗外的朱平安鄙視的不能再鄙視了,堂堂狀元郎,吃相進入敢這麽沒出息,連西瓜都騙!妳是有多缺這壹口呢。
“嗯,就是白送。”
朱平安看著賣瓜老伯點了點頭,又重復了壹遍。
賣西瓜的老伯臉色蒼白,身體晃了壹下,似乎都站不穩了,壹口氣喘了好半天都沒喘上來,“大......大人,妳是在跟小老兒玩笑的吧?”
“沒有開玩笑。”朱平安搖了搖頭,然後安慰老伯,“不用擔心老伯,不會讓妳虧了的。”
不會讓我虧了?!
咳咳,聞言,賣瓜老伯如墜深淵,感覺到了人心險惡,壹車西瓜都白送了,怎麽可能不虧呢。
對面酒樓雅間二樓壹陣噓聲,本來以為窗外某人夠厚顏無恥的了,沒想到他還可以更厚顏無恥,真是拿人家老伯當三歲小孩哄呢!讓人家白送了,還說不會讓人家虧了,真是無恥!做人,不能太朱平安!
看著老伯壹副遇到狗官的樣子,朱平安摸了摸鼻子,搖頭笑了笑,然後從車上挑了壹個個頭比較大的西瓜,抱起來遞給了老伯。
幹哈呀,老伯接過西瓜,壹臉茫然。
“老伯妳生活經驗多,用手掂掂,感覺這西瓜有多重?”朱平安問道。
自古民不與官鬥。
老伯心裏不願,但誰讓人家是官呢,自己壹個小老百姓有什麽辦法,於是還是用手掂了掂,感受了壹下,然後說道,“十來斤吧。”
“精確點,精確到兩。”朱平安搖了搖頭。
“十二斤吧。”老伯又感受了壹下,估了壹個精確點的重量。
“老伯,妳再用秤稱壹下。”朱平安點了點頭,又讓老伯用賣西瓜的稱稱下重量。
“十二斤六兩。”
老伯將西瓜裝到袋子裏,然後熟練的拿起桿秤,將秤下懸掛的鐵鉤勾穿袋子口,用手掂起桿秤上的繩索,提了起來,調整秤砣至桿秤平衡,然後說出了準確的重量。
朱平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又挑出壹個西瓜,再次讓老伯用手掂了掂,估了壹個精確地重量。
“十斤半。”老伯估道。
朱平安又讓老伯用桿秤稱了壹下重量,結果重量是十斤九兩,雖然老伯估的數量比較接近了,但還是有四兩,接近半斤的誤差。
接著,朱平安又挑了壹個小壹點的西瓜,再次讓老伯用手掂掂估了壹個重量,然後再用桿秤稱重。
如此壹共讓老伯重復了六次。
“他幹嘛呢?跟中邪了似的。”
對面酒樓二樓雅間,壹個小丫鬟看著窗外,很是不解的問道。
“很明顯啊,他挑西瓜呢,妳看他挑的西瓜,要麽是大的,要麽就是看上去甜的。他把好西瓜都挑走了......”旁邊的丫頭信誓旦旦的回道。
然後,附近的幾個丫頭都用力的點了點頭,覺的分析的有道理。
重復了六次之後,朱平安走到賣瓜老伯跟前,了壹些話,聲音比較,壹邊用手比劃,像是在跟老伯分析的樣子。
“故弄玄虛......”對面二樓酒樓聽不到朱平安跟老伯說的這些話,不由努了努嘴,又鄙視了壹頓。
但是奇怪的是,隨著朱平安的話,老伯的臉色也從黑臉慢慢到自然,再到紅潤,似乎有些激動似的。
“能行嗎?”老伯還是有些不自信。
“剛才妳不是也試了嗎,應該比我更清楚能不能行。”朱平安微微勾了勾唇角,眸子閃著自信的光,如黑夜中的火把壹樣,“還要再試試嗎?”
“不用再試了,我相信大人,就按大人說的辦。”老伯似乎被朱平安的自信感染了,用力的搖了搖頭,表示不用再試了。
老頭,妳上當了呀!
除了剛剛朱平安跟老伯說的那些話沒聽到外,後面這些對話,對面二樓隱約都聽到了,見賣瓜老伯好像被朱平安給騙到了,然後壹個個驚訝的小嘴都張成圓形了,替賣瓜老伯緊張不已。
恨鐵不成鋼啊。
接下來,她們就看到賣瓜的老伯被朱平安“騙”的團團轉,如果不是主子不讓的話,她們恨不得大聲戳破朱平安的真面目。
“那老頭去買紙了呢。”
小丫鬟們看著賣瓜的老頭去了附近壹家筆墨紙硯店裏買了壹張比較粗糙的白紙。
“還從人家店裏借了筆墨。”另壹個小丫鬟補充道。
“那騙子拿起筆了,要寫字了?”小丫鬟們看到賣瓜老伯買了壹張紙,又借來了筆墨後,就看到她們口中的騙子朱平安,接過筆墨就在剛剛那張白紙上寫起字來。
“沒想到那人不行,字寫得倒還好。”
“好什麽好啊,哪有咱家小姐寫的好。”
壹時間,二樓窗口好幾個腦袋都望向窗外,好奇的看著窗外這壹幕。
很快,朱平安就寫好了,將寫好的白紙貼在壹塊木板上,然後豎在了西瓜車前。
白紙最上面壹行大寫,寫的是:免費送西瓜;第二行用稍小壹號的字寫道:猜準西瓜重量,誤差二兩以內,免費抱走西瓜,不收分文;誤差二兩以外,買走西瓜,每斤六文。最後面壹行是現代標準的廣告語: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豎好後,朱平安就讓老伯就在旁邊大聲叫賣,也是為了那些不識字的人,“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免費送西瓜了。”
什麽,免費送西瓜了?
真的是免費送西瓜呢。
附近好奇的人們聞言紛紛停住了腳步,又停了壹遍,現聽到的還是免費送西瓜,於是紛紛圍了過來。
壹時間,裏三層,外三層,全都圍滿了人。老伯見西瓜攤的人壹下子來了這麽多,激動之下喊得更起勁了,於是又有更多人來了,紛紛往裏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