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緣

煙雨江南

歷史軍事

  那壹天,我搖動所有的經桶,不為超度,只為觸摸妳的指尖;   那壹年,在山路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章二 逆緣

塵緣 by 煙雨江南

2018-8-30 14:39

  又是壹個狂風怒吼,黃沙飛揚的清晨。兇猛的烈風肆無忌憚地在天地間橫沖直撞。晨光慘淡,狂風肆虐,天地間壹片淒涼,充塞著壹股肅殺之氣。
  愁雲慘霧中偶見得壹輪灰白日影正從黃沙中努力攀爬。
  罡風中,龍門客棧的招客旗裂裂作響,上下飛舞,似是拼盡全力也要脫離羈絆而去。那根長長的旗桿看起木質上佳,被那招客旗拖得在風中彎出壹個明顯的弧形,可它就是不斷,相較之下,比那破爛狹小、大有傾塌之勢的龍門客棧強得實在太多了。
  如此清晨如此風,哪個不戀棧被窩的溫暖與舒適?然則貧窮困苦之人,命賤如螻蟻,管妳何等天氣,斷然沒有歇工的道理。眼見得那跑堂的少年手執鐵鍁,現身於這如刀似劍的飛沙走石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跑堂的少年手執壹把鐵鍁,正自奮力向面前的大坑裏填著土。如此風勢,土尚未填入坑中,大半已隨烈風卷入空中。這少年偏就有那本事,分毫不差地將泥土倒入坑中,絲毫不受罡風影響。看他嫻熟的姿勢,想來這類挖坑填土的事兒,怕是做過上百回都不止呢。
  看他額角密密麻麻的細汗,想必出來也不是壹會子的功夫了。怕是晨光尚未全亮,他就已在這挖坑填土了。
  少年終於填好了最後壹鍁土,末了,還重重踏上幾腳,將土包踏平。此處霜風極重,過不了多久,地面的挖掘痕跡即會被風沙磨去,縱是朝中的鐵捕神判在此,壹時之間也難以從這偌大的荒原上搜尋到這些挖掘之所的蛛絲馬跡。
  風吼沙嘯,眨眼間,新土即遭黃沙覆蓋。
  望著已恢復原貌的地面,少年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呆立半晌,不覺輕輕嘆息壹聲。他探手入懷,摸出壹塊小小青石。青石入手滑膩,圓潤可愛。少年仔細端詳,他越是細看,就越覺得這方青石溫潤晶瑩,寶光流轉,隱隱有些透明,在石中似是另有壹方天地。
  就在此時,撲面而來的寒風捎來壹個殺豬般的叫喊:“小雜種!妳死哪兒去了,埋點東西也花得了那麽久?老娘的包子都蒸了好幾屜啦!妳再不給我死回來,下壹籠包子就用妳的肉作餡!!”
  這壹記喊聲非同尋常,渾厚中透著淩厲,如刀如鑿,破風而至,清清楚楚地傳入少年的耳中。也不知掌櫃夫人如何修得這等好嗓功,壹吼之威足達百丈之外。無論如何,這都非常人所能企及。
  少年聽得掌櫃夫人發怒,臉色當即大變,他再也不敢耽擱,將青石掛回頸中,扛起鐵鍁,壹路飛奔回了龍門客棧。
  他剛剛沖進店門,壹只大手忽然探出,壹把抓住了他的後頸。這壹抓也是大有學問,有若天外飛來,來無影,去無蹤,無中生有,完全無法躲閃。此等抓功,造詣精深,已臻化境,幾年來從沒失過手。
  少年已不知被抓了多少回,如何應對自然是熟極。他立刻乖覺地放松身體,任由那只大手提著,只是賠笑道:“夫人英明神武,我每次都逃不過您的手心。”
  大手的主人滿意地哼了壹聲,手上微微壹轉,就將那少年轉了過來,與自己打了個照面。
  聲如其人。
  能有如此嗓功,這掌櫃夫人果然生得英明神武,非同常人。那少年年紀雖只有十四,但生得高大,望上去同十七八的少年相似。偏這掌櫃夫人身長七尺,腰大十圍,只手將少年輕輕拎起,有如拎半片豬肉,分毫不顯吃力。瞧她濃眉大眼,鼻挺嘴闊,倒也相貌堂堂,頗有英俠之氣。只可惜臉上時時透著殺氣,怎都掩飾不住。
  這掌櫃夫人雖總是自稱老娘,但偏喜這少年稱她夫人。
  此刻她鳳眼圓睜,怒喝道:“店裏生意清淡,這半個月好容易才抓到壹頭肥羊。碎肉作餡,骨頭熬湯,還得搟包子皮!壹清早多少事情,哪有妳這小雜種偷懶耍滑的份兒!說來奇怪,這肥羊身上竟然壹分銀子都沒有……”說著,掌櫃娘子狐疑地盯著少年,目光更見淩厲,直直逼視過去,“老實交待,是不是妳這小雜種下手時偷偷給私藏了?”掌櫃娘子目光如炬,不肯放過少年臉上壹絲表情。
  少年心下大驚,恐懼霎時蔓延四肢百骸。他穩穩心神,急急辯道:“夫人英明!小的哪敢!小的若敢藏私,不早讓夫人您給搜出來了。那還不立刻被您給煮了肉湯?再說這方圓幾十裏地,就沒幾戶人家,我就是私藏了銀子,也沒處花啊!”
  “不敢就好。想騙老娘可沒那麽容易。”掌櫃夫人對少年的話顯得頗為受用,她哼了壹聲,大手壹松,將少年扔了下地,正欲轉身離去,壹絲紅光躍入瞳中。她望了少年壹眼,壹雙臥蠶眉忽然豎起,從他衣領中拎出壹道紅線,紅線的壹端正掛著那方小小青石。
  掌櫃夫人盯著青石,皺眉道:“這塊東西打哪弄來的?”
  少年臉色略顯蒼白,心頭亂跳壹氣,然則臉上不動聲色,略顯茫然地道:“小的早上挖土,見這石頭比較好看,就撿了回來戴上。”
  青石晶瑩潤澤,寶光隱隱,石內時時會有仙風祥雲閃現,非是凡品,壹望可知。那少年在拖曳洛風時無意中發現了這方青石,本來再給他十個膽也不敢私動肥羊身上的物事,可是這壹天他不知為何,竟如鬼迷了心竅壹般,鬼使神差地就將這方青石私收入了懷中。此刻被掌櫃夫人給搜了出來,雖說龍門客棧只他壹個打雜掃地的小廝,還不至於真被煮成肉湯,但壹頓毒打是絕逃不掉的。他說那是壹塊普通的撿來石頭,不過是臨死強辯罷了。
  沒想到掌櫃夫人盯著青石看了半天,竟然丟還給他,罵道:“沒出息的小雜種,這些遍地都是的破石頭都能當塊寶。新蒸的包子快好了,還不快去照看著點?蒸大了火,瞧我不扒了妳的皮!妳沒爹沒娘,老娘大發善心把妳撿了回來,養了妳六七年,可不是光讓妳吃閑飯的!”
  少年如蒙大赦,賠笑應了,立刻舉步奔向後廚。他大難不死,雖然北地清晨寒冷,可是衣內已被冷汗浸透。此刻他只求能離掌櫃夫人遠上壹些。只是夫人嗓功無雙,前後隔著壹堵墻壁,那充滿殺伐的獅吼始終在他耳邊回蕩不絕。別看掌櫃夫人周身透著金戈鐵馬之威,嘮叨起來和尋常村婦其實也相去無幾,說的無非就是小雜種忘恩負義、總愛偷懶耍滑之類的話。
  少年在後廚待不壹會,就拎著毛巾清水,走向前廳打掃。
  此時天方蒙蒙初明,風沙隱隱,稍遠些的景物就看不大真切。這龍門客棧地處荒野,貧苦之極,方圓數十裏內沒有大點的村鎮存在,劍壺關外又是蠻荒之地,馬匪肆虐,因此出關入關的客人都是極少。縱有旅人到來,也往往是黃昏時分。只是這少年其實十分勤勉,每日清晨即起,將店內打掃得幹幹凈凈,幾年來日日如此。他又聰明伶俐,樣貌也討人歡喜,因此稍稍長大,整個客棧招呼客人、辨識肥羊的大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少年剛走入前堂,忽覺眼前壹花,原本空空蕩蕩的前堂不知何時出現了三個人。他們圍坐在壹張八仙桌旁,好似已在那久坐數刻壹樣。少年揉了揉眼睛,再定神望去,終於確認自己並非眼花,眼前實實在在的坐著三個人。可他分明記得,就在走進前堂的壹剎,這裏明明是壹個人都沒有的啊!
  難道這三人是妖邪鬼物?壹念及此,少年心中立刻泛起壹陣寒意。龍門客棧立在這官道旁已有多年,人肉包子骨頭湯已不知道賣出去了多少,若說惹得神怒鬼憎,那是綽綽有余。
  這三人身材中等,面無表情,壹身打扮十分奇特,不似左近人物。少年壹步入前堂,三人同時擡頭,六只深黃色的眼睛壹齊盯在了少年身上。少年大吃壹驚,只覺得三人的目光如有實質,就似六把利刃從他身體中穿過,壹時間胸口煩悶,只覺得說不出的難過。他全身乏力,手壹松,咣當壹聲,水桶就掉落在地,水花四濺,直沖靠裏之人奔去。
  在少年驚駭欲絕的目光中,那壹片水花忽然撞上了壹堵無形的屏障,隨後蒸騰成道道淺藍色的煙氣,顯得說不出的詭異。
  另壹個高瘦漢子眉頭壹皺,伸左手捏個了個訣,道道藍煙頃刻間消失無蹤。他略顯不悅地道:“咱們只是來尋人,不要多生事端!妳這斷魂煙壹發,旁人立刻就會知曉我們來過此地。這也還罷了,萬壹毀了先生要尋的人,妳怎麽擔待得起?”
  先前那人不以為然地哼道:“我早用神識搜過,除這客棧中的三人外,附近再無人煙。可見先生所找之人必在這裏無疑。可是這客棧中的三人,兩個老的肯定不是,唯有這個小子有些可能。但妳看他周身上下半點仙氣都沒有,怎麽可能會是先生要找之人?不試試他們,萬壹帶錯了人,那大功可就變成了大錯了。”
  高瘦漢子沈吟道:“也有道理,這小子的確和先生要找之人相去太遠,難道他藏了起來?如果我們再將附近搜壹遍的話,費時必定不少,萬壹別派的家夥也來趟這趟渾水,那可就不妙了。”
  先前那人冷笑道:“這消息隱秘之極,我們又都在關外修行,離這裏不遠,這才能及時趕來。別派之人就算有通天手段能夠知道這個消息,千山萬水的,想趕也趕不過來。就算及時趕到,壹時半會的哪會來什麽厲害人物,咱們難道還對付不了嗎?退壹步講,即使真有些難纏人物,既然是我們先到,想來他們也得賣先生壹個面子,我們又怕什麽……”
  他話才說到壹半,門外忽然飄進來壹個柔柔媚媚的聲音:“漱石先生當然好大的面子,可是三位英俠是何許人物,小女子怎麽從沒見過?”
  這壹句帶著江南語音,既嗲且糯,雖不響亮,但似乎帶著壹股奇異的魔力。那少年聽了,只覺得這聲音直侵入他的骨髓,讓他渾身上下又酸又軟,如此也就罷了,尾音偏還要隱隱約約地顫上壹顫,登時讓這少年小腹處升起壹道熱流,直沖腦門。少年頭中壹暈,剎那間,天地之間只有這個聲音在回蕩,他身不由己,擡步就向聲音的來處走去。剛剛邁出壹步,胸口忽然透入壹道細微的寒流,將那柔媚聲音都逐了出去。
  少年登時清醒過來,渾身汗如雨下,綿軟之極,幾乎要站立不穩。他壹個踉蹌,扶住了身旁的桌子,只是大口喘氣,渾然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
  “咦?臭小子不賴嘛!居然沒事,真是難得!”說話間,從門外走進壹個裊裊婷婷的女子。眾人擡眼望去,驚覺眼前壹亮,壹團火紅撞入眼中。但見那女子鬢發高挽,額描花鈿,眉如春山遠黛,眼若臨水秋波,眸光流轉間,媚態畢生,勾魂奪魄。她下穿大紅滾邊曳地長裙,壹抹湖痕綠的錦緞兜衣,酥胸半坦,外披壹件紅色薄紗的袍子,壹舉手,壹投足,婉轉嫣然,風情萬種。狐媚之態,猶勝昔日妖媚禍國的妲己幾分。
  這女子甫壹進客棧,雙眼即死死盯著少年,再也不肯移動分毫。少年心下惶然,似覺自己從表及裏,五臟六腑都讓女子瞧了個壹清二楚。偏生他渾然移動不了半分,甚至連目光也無法閃躲。
  那女子凝視片刻,纖手壹揮,皓腕上三枚翡翠鐲子互相撞擊,發出壹陣清脆的叮當聲,入耳甚為動聽。叮當之聲剛起,旁坐三人,臉色當即壹變,齊齊站起身來,雙手壹伸,拉開了架勢。令少年不解的是,他明明沒見到三人隨身攜帶法器,可此刻那三人手中已各握了壹件奇形法寶在手,分別是壹把玉尺,壹只圓輪鋸斬和壹方紫金缽。
  那女子絲毫未將三人放在眼底,徑直伸手向那少年抓去,眉梢帶笑,粉面含春,軟聲軟語道:“這小弟弟好生俊俏,真是壹個妙人。過來,別怕,姐姐帶妳到壹個又漂亮又好玩的地方去,從此就不用在這蠻荒戈壁受苦了。”
  三人面色大變,悄悄互望了壹眼,那高瘦漢子咳嗽壹聲,道:“景輿仙子,這小子可是漱石先生指名要的人,妳若將他帶走,恐怕有些不妥吧。”
  那女子輕輕壹笑,道:“漱石先生若想要人,自來止空山討就是。”
  三人又互望壹眼,再不多言,突然分別舉起手中壹把玉尺,壹只圓輪鋸斬和壹方紫金缽,口中誦咒,手內捏訣,轉眼間諸法寶毫光四射,鳴叫不已,將這陰暗前堂映照得直如白晝!
  那女子伸向少年的右手驟然緩了下來,但仍壹分壹分地前進著。她腕上的三枚翠鐲忽如發了瘋似地躍動著,碰撞聲若狂風驟雨般灑向前堂各個角落。聽到如此殺伐之音,那三人忽如泥塑木雕般立在原地,再也動彈不得。只是那女子顯然也極為吃力,片刻功夫額頭上就已滲出細細汗珠。但她銀牙緊咬,壹只纖纖素手仍然逐分向那少年抓去。
  那少年只覺得周身似是被無數條鐵鏈給捆住,連擡起壹根小指頭都做不到。而且那清脆的玉鐲敲擊聲每響壹下,他就會覺得身體又重了壹分。可是盡管上身似已有千鈞之重,雙腿已被壓得劇痛不已,可他就是不倒,只能眼看著那女子的手伸向自己的咽喉。
  壹時間,客棧中狂風大做,毫光四射,又有陣陣雷鳴湧動。那少年只覺身上壓力沈重已極,眼前金星亂冒,早已什麽都看不清了。就在這少年堪堪堅持不住之時,客棧中突然風停雨收,他身上壓力驟失,壹時間胸口壹甜,猛然噴出壹口鮮血,仰面就倒。
  就在他迷迷糊糊之際,又聽到壹個若玉落冰盤般的聲音響起:“這人我要了!”
  窮山惡水,荒野小店,壹時間賓客紛至沓來!
  少年此時如墜無底深淵,眼前是廣無際涯的黑暗,周遭壹切皆歸於無,入於玄,全然不知店中情勢。雖說他目無所見,偏生知覺倒越發敏銳起來。渾噩之中,只覺四肢百骸如墮熔巖煉獄。烈火焚燒之感,錐心刺骨,令他恨不得就此昏迷過去。奈何天不從人願,這痛楚有增無減,更見劇烈。隱隱中,鼻子似乎還嗅到了壹股焦味,耳邊也不時灌入噝噝作響的烤炙之聲。當中苦楚實非言語所能形容。
  就在少年被燒灼得疼痛難當之際,壹襲涼風拂面而過。少年頓感面上涼意悠悠,暢然不已。他本能地擡起身子,想將更多的身體探入習習涼風中。
  少年好不容易凝聚僅余的氣力,方才勉強擡起壹點身子,豈料面上陡然傳來壹道大力,硬生生將他壓回地面。緊接著耳旁再度響起那既嗲且糯的江南口音:“想在那小賤人的冥河劍風中乘涼?真是不想活了。還是乖乖地待在姐姐身邊吧,熱是熱了點,可還燒不死妳。”
  少年只覺面上所壓之物出奇柔軟,還略帶壹絲隱隱的香氣。他也不知何以在這九死壹生之時感覺還能如此敏銳。
  神思恍惚之際,他只是想著:“早聽說南朝女子的身體都是香的軟的,看來果然如此……這位姐姐,她叫景什麽仙子來著……唉,認的字還是太少了……”
  那少年渾然不知客棧中的氣氛已變得凝重之極,前堂壹邊的碗架正處在將倒未倒的邊緣,看似下壹刻就要轟然倒地,可它偏就凝在半空,不肯倒下去。兩個湯碗已然飛出了架外,卻又詭異地懸浮空中,飄來蕩去,瞧不出絲毫即將摔落在地的意思。
  店中寒氣突盛,步入壹個妙齡女子。她壹襲黑色紗袍,黑袍上是七分水袖,將她如雪似冰的小臂露了大半截出來。她容貌美到了極處,也冷到了極處,小臉白得近乎透明,眉宇間神色淡然,渾身上下,散發出足以凍死人的冰意,就似壹塊由千年寒冰所雕的女仙。她背後負著壹把巨劍,雙眸中隱隱透著藍色,唇上點著壹點絳紫。
  先前的三名漢子甫在黑衣女子進店之始,即已悄悄退到了屋角。他們完全對這女子的雪骨冰肌不感興趣,只是死盯著她背後的巨劍,眼中透露出些許的懼意,緊握法器的手竟也微微有些顫抖。
  巨劍長四尺,寬七寸,劍鞘通體漆黑,黑芒暗蘊,上以銅絲纏繞著“玄冥伐逆”四個古篆。這銅絲看上去也非凡銅,黑沈沈地,隱隱有萬鈞之勢。
  那景輿仙子瞥見黑衣女子背後的古劍,面色也是壹變。她悄悄後退壹步,笑道:“雲舞華,妳們那老頭子還真舍得,連古劍天權都讓妳帶出來,看樣子是勢在必得了。妳我雖同列月下五仙,卻也未曾比出個高下。看來今日少不得有壹番較量。”
  那黑衣女子冷哂道:“月下五仙?倘若不是我極少出山行走,焉能與妳同列?不必多言,把人留下。否則天權出鞘,必有殺伐。”
  此時那高瘦漢子向黑衣女子壹揖,道了聲:“雲仙子請了,這少年乃是漱石先生指名所要之人,貴我兩派向來交好,您若就這樣帶了這少年去,我等在漱石先生面前恐怕不大好交待……”
  那女子兩條如黛如煙的眉突地壹豎,右手當空壹招,古劍天權隨即發出壹聲直上九天的清音,爾後自行躍入她的手中!
  她冰指壹領,古劍若天河垂瀑,帶著滔滔冥海之水,當頭向那高瘦漢子斬下!
  那漢子驚駭之極,急切間躲閃不得,只得猛然咬破舌尖,壹口血霧噴在了手中玉尺上,然後掐訣誦咒,迎向了古劍天權。他兩位同伴也都各擎法器,向古劍天權擋去。
  雲舞華冷冷壹笑,古劍去勢不減,狠狠擊在了三件法器之上!客棧中乍然響起壹聲轟鳴,隨即似乎每壹個角落都充斥著滔滔玄色冥河之水。冥河波濤匯聚壹道,突然激起壹道滔天巨浪!破爛不堪的龍門客棧再也經不得這般摧毀,喀喇喇壹陣脆響,驟然化成漫天的碎木破瓦,四散紛飛。唯有那旗桿屹立如初。
  此時後廚中傳來兩聲慘叫,只見那掌櫃的和掌櫃夫人被冥河之水沖得高高飛起,旋即遠遠地摔落在地。但見他們手腳抽動幾下,就再也不動了,隨後幾十個雪白包子劈劈啪啪地掉落在周圍。他們本來見勢不妙,躲在後廚中瑟瑟發抖,求神念佛,可沒想到那雲舞華如此霸道,壹劍之威波及百丈,他們又哪裏躲得開去?
  頃刻間浪消濤收。那高瘦漢子面如土色,呆呆地看著點在自己咽喉上的古劍天權,哪敢稍動?他手中玉尺早已斷成兩截,兩位同伴手中的法器也同樣壹分為二,徹底毀了。天權劍上隱隱罩著壹層吞吐不定的黑氣,劍鋒上的黑氣偶自那高瘦漢子喉頭掠過,即會留下壹道細細血線。
  雲舞華手腕微顫,天權古劍鋒利的劍尖當即劃斷了那漢子的咽喉,然後冷道:“現在妳可以去向漱石先生交待了。”
  那高瘦漢子臉色鐵青,只是壹叠聲地道:“好,好。雲仙子,這壹劍之賜我記下了,咱們後會有期,我們走!”說完,三人壹臉恨意,掉頭騰空而去。
  壹劍斷喉,於尋常人是不治之傷,但對這些修行有成之人來說,只是些皮肉外傷而已。但縱是如此,回去後也得調養十天半月。
  雲舞華毫不理會騰空而起,搖晃著向遠方飛去的三人,轉而望向景輿仙子,道:“把人留下,妳走!”
  景輿仙子輕笑壹聲,忽然退了壹步,壹把將那少年提起,然後方道:“妳就如此缺男人嗎,連這樣的少年都要打主意!不過他現在落在我手,妳若向我動手的話,我就先殺了他。如果妳壹定要搶人,那就搶個屍體回去吧!”
  雲舞華黛眉又慢慢豎起,冰指壹分壹分地握緊古劍天權,冷冷地道:“師父只交待我帶人回去,可沒說是生是死。妳想殺他,盡管動手。”
  話音未落,古劍天權又蕩出滔天冥河巨濤,向景輿席卷而去!
  景輿大驚,萬沒料到雲舞華說動手就動手,而且古劍來勢猛惡之極,她又哪敢硬接?情急之下,她壹把將那少年擋在身前,想以此作為護身符,好避過這壹記勢無可擋的劍斬。
  雲舞華唇角微翹,又流露出壹絲冷笑,她手壹緊,天權劍驟然發出壹聲清吟,去勢不減反增,直直向那少年的胸膛刺了下去!看這去勢,劍鋒不必及體,單是那冥河劍氣就足以將兩人洞穿。
  景輿無奈之下,只得將那少年推開,自己則足下生起淡紅煙霧,如鬼魅般飄向另壹側,這才堪堪避開古劍壹擊。
  說來也怪,那少年壹離開景輿之手,通體燒灼之痛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神誌當即清醒過來。可是他被景輿壹把推飛,去勢又疾又重,轉眼掉落在地,又摔了個七葷八素。他自少操勞,身體硬朗,為人又乖覺,當下咬著牙,強忍劇痛,悄悄爬起,就欲找個時機溜走,遠離這是非之地。
  就在不遠處,他只望見壹片茫茫黑氣,間中又有壹抹火紅遊走不定,顯是雲舞華和景輿正在激鬥不休。景輿所修道法以挪移變化為主,因此尚能不顯敗象,只是她不敢硬擋古劍天權,那麽落敗也就是遲早之事。
  雲舞華似是沒耐心與她糾纏,突然脫離戰圈,遙遙壹劍向那少年攔腰斬來!劍鋒雖在數十丈外,但那壹道道翻湧而來的冥河波濤足以將這全無仙法道功護體的少年腰斬千次。
  景輿大急,皓腕壹抖,壹枚翠鐲如電飛出,搶在冥河波濤前擋在了少年身前。翠鐲與冥河波濤壹觸,當即碧光大勝,宛若壹面銅墻鐵壁,將濤濤冥水生生擋下,只是波濤散盡時,翠鐲上早已裂紋遍布,失了光澤,顯然已是毀了。
  景輿不及心疼翠鐲,因古劍天權若天外飛龍,驟然出現在她面前!景輿只來得及罵壹聲:“小賤人,妳好歹毒!”根本無法閃躲。
  為今之計,景輿別無它法,唯有硬擋,她壹聲清叱,余下兩枚翠鐲脫腕飛出,轉眼化作輪盤大小,壹前壹後迎上了古劍天權。兩團碧華壹閃而逝,景輿最後兩枚翠鐲也化為齏粉,但天權古劍遭此壹阻,去勢終是慢了壹分,讓景輿堪堪避過壹劫。
  雲舞華顯然不欲就此罷休,揮劍又上,這壹次殺得景輿完全沒有還手之力。短短功夫,景輿就數次遇險。
  此時那少年驚魂甫定,見二人又鬥個不休,立刻拔腿就跑。他埋頭疾沖百步,忽見前方不遠處不知何時又有十余人現身。這些人有男有女,各負不同法器,依身上服色來看,顯然分屬三方。
  此時壹個長須文士望著少年,皺眉道:“難道是他?”
  他身旁壹位中年女子低聲道:“師兄,妳看那景輿與雲舞華爭鬥得如此厲害,必是這少年無疑,她們的眼力可不差!”
  長須文士點頭道:“此言有理,先帶他回山再說。”
  此時旁邊壹位身披青色長袍的老者拈須道:“李天君此言差矣。七聖山雖然聲名顯赫,但若這樣就想帶人走,未免有些不妥。”
  長須文士嘿然轉頭,道:“羅道君,本山此次誌在必得,莫非雲霞洞府準備攔阻不成?”
  老者笑道:“光是雲霞洞府,當然無力阻攔天君的好事。可是既然這小子如此重要,說不得只好不講道上規矩,要和玄香谷聯壹回手了。”
  長須文士面色壹變,轉頭向另壹群人望去。玄香谷多為女子,香火不盛,勢力遠不及七聖山,但玄香谷道訣變幻莫測,頗難應付,若配合偷襲,最是適宜不過。
  三派壹齊到來,本就各懷鬼胎,現下既然說破了口,當下各取法器在手,壹時間劍拔弩張,情勢緊張之極。寂靜中紫氣突現,也不知是誰先動了手,三派中人紛紛飛上半空,剎那間光芒亂射,法器縱橫,鬥得精彩紛呈。眾人皆知時機緊迫,多拖延壹刻,就會多壹些對手到來,因此均抱定了速戰速決之心,出手即是絕大威力的殺招。
  那少年呆立場中,壹方是雲舞華與景輿死鬥不休,壹方是三派亂戰成群,飛射而出的寶光轟雷都有莫大威力,擊打得地面土石紛飛,他又哪敢從戰場下方穿越而逃?
  景輿此刻已是左支右絀,她本來道行就較雲舞華輸卻壹分,又為對方用計毀去三枚翠鐲,此刻更無壹物可以稍阻古劍天權,若再不逃,再過片刻就可能香消玉殞。她情急之下,張口叫道:“賤人,妳就算殺了我,也無力應對七聖山、雲霞洞府和玄香谷三派!還不若妳我聯手,先搶了人走。”
  雲舞華劍勢絲毫不緩,只淡然道:“妳既然叫了我三聲賤人,那我即要在妳臉上先刻上三劍再說。”
  景輿無奈之下,只得手心掐訣,紅光壹現,已閃出百丈之外。
  雲舞華回首壹望,見三派之人雖鬥得火熱,眼見得這邊既已停手,下手也都緩了下來。三派中很有幾個厲害角色,特別是七聖山天君李之曜,壹身修為已到了氣定神閑、寶光不顯的地步,不易對付。別看三派現在打得火熱,壹旦雲舞華動手搶人,那三派十有八九會聯起手來,且先應付了她這大敵再說。
  她略壹沈吟,已知今日之勢,憑她單人獨劍已難將這少年帶走。當下再不猶豫,將天權古劍豎於眉心,以左手五指輕撫劍身,口中誦訣。須臾,雲舞華誦咒已畢,驟然清叱壹聲,壹劍引動滔滔天外冥河之潮,橫跨百丈長空,洶湧向那少年擊去!
  “萬萬不可!”
  “快救人!”
  三派中人驚呼之聲此起彼伏,斷斷沒有想到雲舞華如此狠辣,竟然會向這少年下手。然則三派人中自然有本領出眾之人。呼聲未落,數個道行高深之人早已飛身而起,迅疾如電,擋在那少年之前,首當其沖的正是七聖山天君李之曜。那些趕不及的也都各祭法器,企圖憑借壹己綿薄之力,將雲舞華來勢猛惡之極的劍勢擋上壹擋。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料到雲舞華剛剛發出如此威猛的壹劍,居然尚有余力,壹劍之後又是壹劍。只是這壹劍改換了對象,非是對著那少年去,而是向三派中人攔腰斬來!
  滔滔滾滾的玄色波潮再度洶湧而出,席卷天地,朝著三派中人奔將而去。眾人當即齊齊色變,眼見波濤這威,心知難以招架。要知道,道行高深的已飛身去撲救那少年,差壹等的也都祭出了法寶,哪還有余力自保?眼見這壹劍破空而至,眾人唯有凝神提氣,拼著修為大受折扣,強以自身苦修而來的真元護體,硬擋此劍了。
  此時李天君已飛至少年上方,他借得眾人之力,當空壹展手中的七寶雲霓傘,壹道斑斕的七彩虹光源源不斷瀉出,瞬時形成壹道光壁,立於少年之前,堪堪將那滔滔冥河之潮擋在少年身外,讓那少年免去生命之虞。但他也未曾預料到雲舞華竟有余力發第二劍,當下又驚又怒,趕緊收傘飛身,掉頭就去救援同門。他心知此時回頭,為時已晚,眾人怕是難逃破體之禍。現下唯有期盼同門能夠憑借自身修為在她劍威下支撐片刻,他方有時間趕回施救。但道行最弱的兩個同門估計怎也脫不了身負重傷、道基受損之局。所幸的是總算讓那少年免成雲舞華的劍下亡魂,也算略勝壹籌。
  世間無常,十之八九難如人意。李天君剛剛飛身回轉營救同門之時,雲舞華天權古劍再起,竟又揮出了第三劍!
  天權古劍此刻漆黑如墨,揮動之際又是壹道波濤湧出,奔騰如雷,直向那少年襲去!
  李天君耳聞雷動之聲,當即大驚失色,再也無法維持平日裏淡定從容的冷靜面容。要知道,他適才擋下了第壹劍已是吃力非常,這其中還借助了眾人之力。雲舞華能有余力再發第二劍,雖令他吃驚萬分,倒也還可接受。但是雲舞華竟還有力發第三劍!
  此姝之修為,真是浩如煙海,深不可測。
  隱在遠處的景輿目睹戰況,面色蒼白,血色盡失。她這才知曉,兩人剛才之戰雲舞華並未傾盡全力,想必是顧忌著暗中窺探的諸派。否則哪還有她在此旁觀的份兒,怕是早已香消玉殞,魂飛魄散。
  雲舞華連發三劍,三派中人俱是黔驢技窮,只剩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他們亂成壹團,自顧不暇,哪還有余力去顧及那少年?眼見著他就要被這冥河之水消肌化骨,蝕魂奪魄,萬載不得超脫。
  當此情勢危急之時,空中忽然傳來壹聲嘆息,壹個有若洪鐘般的聲音響起:“善哉,善哉,雲仙子年紀輕輕,殺機竟如此之重,想必在古劍天權下已有不少冤魂吧?”
  話音才起,少年身上即浮起數個梵文大咒,又有壹層金光乍現,燦若琉璃,將其身包裹得密密實實。金光剛起,冥河之濤即已沖來,與金光撞在壹起。陡然間,那數個梵文大咒光華驟盛,勢如奔雷的冥河之濤頓時聲收勢歇,有若退潮的海水。隨後,幹脆消失得無影無蹤。而那數個梵文大咒也光彩不再,瞬間暗淡下去,難覓蹤跡。雲舞華這驚天壹擊,終還是被擋了去。
  須臾間,少年之生死幾度逆轉!所倚者,福耶?禍耶?
  出擊再次落空,雲舞華仍維持著壹貫漠然冷淡的表情,持劍而立,古劍天權斜指天空,冷道:“好壹個大悲般若咒,來的可是南山寺慧海大師嗎?”
  雲舞華之語,如平地炸雷,驚得三派中人面面相覷。要知這南山寺傳承千年有余,寺中大德高僧、妙法上師層出不窮,乃是當世正道之中流砥柱。若論聲勢,僅次於道德宗、雲中居、青墟宮等正道三派而已。而慧海大師更是南山寺有數的得道高僧,禪修深湛,得享盛名已過百載。只是南山寺諸高僧出寺走動甚少,慧海大師恰在此時來到這塞外蠻荒之地,自然也是為這少年而來。
  空中又傳下壹聲大喝,聽來如獅吼雷轟壹般:“大膽妖女!我師的法諱也是妳隨便叫得的嗎?”
  雲舞華冷笑壹聲,定睛望去,見空中金光晃動處,飄下三個身影。正中壹位老僧,身披大紅描金袈裟,頸掛壹串南海沈香珠,手持九環紫金伏魔杖,白眉慈目,佛光暗隱,寶象莊嚴,果然是南山慧海。其左右各立壹位中年僧人,看來是他的弟子。出言斥喝的正是立於他左首那位身材高大的僧人。
  雲舞華淡道:“慧海大師不辭勞苦,千山萬水趕來此地,難道只是為了點化我這妖邪女子嗎?恐怕大師也是為這少年而來的吧。同是為了搶人,您這有道高僧又有何資格指摘我揮劍傷人?”
  慧海垂眉不語,只是不住念佛,他身邊那高大弟子早忍耐不住,上前壹步,嗔目喝道:“妖女休得在此胡言亂語!我師素以慈悲為懷,豈能坐視這無知少年落入爾等妖邪之手!妳再敢妖言誹謗,休要怪我寶杖無情!”
  雲舞華定睛看了那僧人半天。她以絕世之姿,掌玄冥之劍,這壹定神凝望,只看得那僧人渾不自在,只覺心頭血氣翻滾,浮想聯翩:“她這般……這般看我,倒是為何?難道說……”
  靜默半晌,雲舞華忽而櫻唇微啟,嫣然壹笑,霎時壹張俏臉如冰消雪融,春回大地,令那僧人心神激蕩,目不能移。緊接著,她向那僧人柔聲說道:“大師既然寶杖無情,那就請賜教壹場如何?舞華雖已連戰數場,神困身疲,但若不能在十劍之內斬下大師的光頭,舞華甘願自刎以謝,您看如何?”
  那僧人當下漲紅了臉,綺念頓消,怒氣漸深。可他是斷斷不敢下場與雲舞華單獨放對。適才他已親眼目睹雲舞華古劍之威,想來不消十劍,只需三劍怕就要兵解圓寂。好歹他是名家弟子,這點自知之明總是有的。壞就壞在他偏又撂下了狠話,加之南山寺乃是正道名門,當然不能倚多為勝。是以那僧人雖氣得渾身發抖,卻也不敢應聲接招。生怕因貪圖壹時的口舌之快,反招致血染荒原的淒慘下場。
  就在他難以進退、尷尬異常之際,空中又傳下壹陣冷笑:“東都洛陽突降紫火天雷,天下之大,能測陰陽、知天機的可非止幾個妖邪教派!我等若不來,豈不是白便宜了妳們這群妖孽,任由妳們在此猖狂?”
  說話間,空中降下壹朵祥雲,雲中影影綽綽,至少有數十之眾,分屬正道各派。
  李之曜面色壹變,低聲道:“今日事不可為,我們走。”他手壹揮,帶著七聖山諸人緩緩退去。他這壹走,其余兩派自也不會逗留,也分向各方離去。那景輿何等機警?見機不妙,早就悄然遠去了。此刻唯有雲舞華只人獨劍,留在場中。
  雲舞華環顧壹周,見正道諸人雖虎視眈眈,但俱都壹臉戒備,顯然也在互相提防,因此冷笑壹聲,回劍入鞘,轉身就欲離去。
  此刻壹個素裝中年女子叫道:“妖女且住!妳傷及無辜,連害數命,就想這樣壹走了之嗎?”
  雲舞華置若未聞,身形飄然飛升,緩緩離去,全然不將素裝女子的挑釁放在眼裏。那素裝女子氣得面色鐵青,可見周圍同伴俱都不動,她自也不敢單獨追下去。咬牙切齒了半天,還不是只得暗自在心頭飲恨?
  “諸位道友,今日乃是敝宗大喜之日,不宜見血光之災。雲舞華雖然張狂,也還知得進退。懇請各位看敝宗薄面,今日就暫且放過她,不知道友們意下如何?”聲音渾厚悅耳,蕩蕩然若雲起太虛,風生廣遼。
  此時空中紫霞落煥,七光交陳,景致玄妙難言。當中有十余人徐徐降下,人人清風繞體,丹氣透華。正中壹位真人,道袍上繡著東海日升,背後壹把青銅古劍,面透寶光,長髯隨風飄搖,仙風道骨,壹望可知。
  正道諸人皆面色微變,互相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慧海低宣壹聲佛號,擡起兩道長眉,緩緩道:“原來是道德宗紫陽真人,失禮失禮。啊,玉虛真人和太微真人也到了,真是難得壹見啊。三位真人仙駕所至,縱是這塞外蠻荒之所,也成仙山寶境。”
  紫陽真人拱手為禮,含笑道:“慧海大師過譽了,我等道學尚淺,難當真人之號。”
  其時道德宗隱為天下正道之首,於西玄山建太上道德宮,史有三千余年。道德宗另據洞天福地有三,主脈九支,支派六十,號稱道徒三萬,其勢遍及天下。掌教紫微真人功參造化,道行圓滿,已有三十年未出太上道德宮壹步。據傳紫微真人再有百年之功,即可飛升有望,至少也可得屍解之果,實已為當世正道第壹人。
  此次前來的紫陽真人、玉虛真人和太微真人皆為道德宗壹脈之首,俱是當今頂尖人物,平素裏尋常人物要見上壹面也是千難萬難,今日竟然三位真人齊至,實是難得壹觀的盛況。且三位真人此行所攜十余弟子修為俱都不凡,都是獨擋壹面之才,顯是有備而來,與諸派倉促行事、只有離得最近的數人匆匆趕至大不相同。
  此刻道德宗大舉前來,先機占盡,早已掌控了場中局勢。三位真人同時出現在這蠻荒之地,來意若何,其實已昭然若揭。
  只是慧海仍然問道:“紫陽真人適才言道,今日乃貴宗大喜之日,但不知喜從何來?”
  紫陽真人環視壹周,方才含笑應道:“這第壹喜,即是我宗掌教紫微真人已於昨日辰時出關。”
  眾人當下哄的壹聲,又議論起來,就連慧海大師聞言也雙目大開,長眉無風而自動。
  紫微真人閉關三十載,此番開關,實乃轟動諸界的壹件大事。早在真人閉關之時,即有傳言雲紫微真人此番清修,為的是那白日飛升之法。此時開關,想必已有所成,飛升可待。修行諸界自有史可載以來,最近壹位修得飛升之果的乃是青墟宮的青靈真人。青靈真人自少時起即入青墟宮修行,史載他自幼聰穎,又有宿慧,對諸般道藏古經過目不忘,壹遍成誦。其有大毅力,能吃常人不能忍之苦;且有大決心,發願度天下迷人。其後青靈真人道行日深,又積下功德無數,終得仙人指引,授與無上訣要,後苦修三十載,得飛升而去。青靈真人羽化去後,留下《上皇金錄》四卷,又有身前使用的法器用具若幹。此時哪怕是青靈真人隨身所佩玉佩,都因久染仙靈之氣而有通靈之意,更遑論青靈真人潛心所煉之仙劍法器了。
  青墟宮本是積弱小觀,因青靈真人之飛升,仰慕者始眾,求道者絡繹不絕,由此始成正道大派。
  然則青靈真人飛升,已是千年前事。
  即使紫微真人道行不夠,功德未盡圓滿,那也可得屍解成仙之果。此壹層修為雖然差了些,然也算修為有成,可位列散仙之班,那也是修行諸界三百年來未有之盛事。道德宗此時無論地脈人才,典藏仙器,皆為當世前列,再有紫微真人修成正果,道德宗必然更上層樓,百年內恐將穩居正道之首。
  慧海高宣壹聲佛號,向紫陽真人道:“紫微真人出關,乃我正道大事,從此道德宗領袖正道,天下妖邪自不得作亂。我回去後自會稟明方丈,擇日再登西玄山,恭賀紫微真人功行圓滿。”
  當下正道諸人回過神來,也紛紛向紫陽真人道喜。他們非是遲鈍愚魯無禮之輩,只是心懸著那少年的歸向,又見道德宗率眾大舉前來,勢力實在太過雄強,唯恐自個奔波壹場,卻落個竹籃打水壹場空。是以剛才哪還想得到什麽禮數。
  紫陽真人四方作揖,欣然接受了諸人賀喜,然後道:“紫微真人此時出關,非是道德宗壹宗之喜,乃是我正道之喜。自此群邪攝伏,天下清明,那是指日可待。因此各位道友之賀,貧道代掌教真人先行受了。但這尚不是唯壹之喜。”紫陽真人話鋒壹轉,突然緘口不言。
  諸人當即屏息靜,心知紫陽真人接下來就要說到關鍵處了。
  紫陽真人頓了壹頓,方含笑道:“紫微真人出關之後即對我等言道,因他離功行圓滿之日已是不遠,所以已選定傳人,承他衣缽。”
  但聞聽此言,眾人面面相覷,皆無喜色。
  說來這紫微真人收徒,應是盛事壹樁。想那紫微真人已過百歲,修道九十年,掌宗四十載,從未收過壹徒。特別是他壹閉關就是三十年,脈中弟子均須由其余八脈宗長指導修為。因此盡管道德宗其余八脈香煙鼎盛,人才輩出,他這壹脈卻日顯雕零。如此,紫微真人甫壹出關即開始收徒,這當然又是壹件大事。無論是誰,若能得紫微真人親授道法仙訣,那自是不知幾世才能修來的福分。
  忽然人群中有壹個婦人尖聲道:“紫微真人所選傳人,不會恰好就是這少年吧?”
  此問著實無禮,但紫陽真人修為高深,涵養過人,分毫不以為意,仍含笑答道:“正是此人。”
  至此,正道諸人壹片嘩然,群情激憤。然則礙於道德宗三位真人在場,諸人私議的多,公責的少,喧嘩聲慢慢也就靜下去了。
  雖說眾人礙於道德宗的威信,不好直接質問,但依然有壹位老者越眾而出,撫須道:“道德宗領袖正道,諸位真人我也是久仰大名。紫微真人功德圓滿,更是我輩典範。大家是同道中人,齊聚這蠻荒之地,甚至連邪魔外教都聚集此地,所為何來,彼此都是心知肚明。咱也不愛繞著彎子說話,挑明了講,全是因這來歷大非尋常的少年。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倘使紫陽真人壹來就要將這少年帶走,嘿嘿,道德宗名頭雖大,紫微真人道行雖深,恐怕也是有些不妥!”
  紫陽真人果然道行高深,氣度、涵養非壹般人可比。縱是這番近於當面指責道德宗仗勢壓人之語,也分毫不能令他動氣。倒是玉虛真人開口說道:“列位道友,此乃我宗掌教飛升前未了之願,我等為難之處,還望列位道友多加體諒。”
  此語壹出,諸人漸漸激憤起來。又壹個健壯大漢粗聲道:“體諒?貴宗自有難處,難道我等就沒有難處嗎?貴宗何不體諒我派難處,把這少年拱手相讓呢?妳把這事說得也忒簡單了些!”
  玉虛真人淡然道:“這少年乃是紫微真人指定之徒,他有何身世來歷,我等可是壹概不知。只是謹遵掌教真人口諭行事罷了。”
  大漢大怒道:“妳推得倒幹凈!”
  玉虛真人道:“我等乃奉命而來,須得不負所托才是。若各位壹意留難,那恐要有小小得罪了。”
  正道諸人聽得玉虛真人言外之意自是不惜兵刃相見,都安靜了下來,各自暗握兵器,備好符咒,形勢壹觸即發。不過正道諸人人數上雖然數倍於道德宗,可是除了慧海能與三位真人壹戰外,再無人是三真人之敵。壹旦掀開戰端,自是輸多贏少。
  嗆的壹聲清鳴,玉虛真人已是寶劍在手!
  正道諸人大驚,紛紛提神聚氣,壹時間寶光沖天,仙雲繚繞,看起來好不熱鬧,唯有慧海大師垂目念佛。
  玉虛真人淡然壹笑,手中七色光芒壹閃,寶劍忽又回到鞘中,而後灑然立在當場,半點殺氣也無。正道諸人大為驚愕,壹時僵在原地。
  諸人心知肚明,只這壹個回合,他們其實已在玉虛真人手下大敗虧輸。
  紫陽真人忽然笑道:“道德宗雖然興旺,但從不以勢壓人。這樣吧,我們各宗都問壹問這少年,他願意投歸哪壹派,就是哪壹派的弟子,如此可好?天下之物,唯有德者居之。我道德宗就最後壹個發問罷了。”
  這壹下輪到正道諸人面面相覷,但這天上掉下來的好事,任誰也不會拒絕,眾人自無異議。
  那少年仍恍然立在原地,不知所以。他只是見天上飛著的眾多神仙突然落下了十余人,停在他頭頂十丈之處,壹個壹個地向他問著什麽。可是他只見到仙人開口,卻完全聽不到仙人們在說些什麽,自是壹臉茫然,不知該如何作答。仙人們壹個個失望而去,他心裏也越來越是惶急,幸好最後壹位道士裝束的仙長張口時,他忽如醍醐灌頂般,神誌清明,耳中聽得壹個祥和渾厚的聲音:
  “妳可否願列我道德宗門墻,修那太虛金丹之法,仰簪日華,俯拾月珠,以證大道?”
  少年張口結舌,他哪裏知道什麽是門墻太虛,何又為日華月珠?焦急間生怕答錯了話,惹得仙人又拂袖而去,再度錯失大好福緣、得脫苦海的機會。正當他急得汗如雨下,不知如何是好之時,壹個細細的聲音忽又傳入耳中:“真人是想收妳為徒,教妳長生不死、永享富貴的訣竅,問妳願不願意。”
  少年年紀雖小,可好歹也應付了幾年的客人,騙了肥羊無數,這時焉有不知如何應對之理?他當即雙腿跪地,連著磕了好幾個響頭,用盡周身力氣叫道:“弟子願意!願意!求神仙恩典!”
  如此結局,自然令道德宗諸弟子面露喜色,而正道諸人則失望之極。但願賭服輸,眾人也無話可說。只是剛才那少年反應十分奇怪,若說那三個老道沒在當中做什麽手腳,那是誰也不信。可是道德宗三真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眾目睽睽之中,竟公然作下手腳,手段鬼神難測,無跡可尋,正道諸人中即使有慧海大師這樣的達者居然也分辨不出,可見三真人功行深厚!
  諸人雖然恨得咬牙切齒,可是三真人既然露了這麽壹手,那麽就算是撕破臉動手,也只會落個血灑塞外之局。諸人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恨恨離去,心中自是把道德宗恨入骨髓。雖然明知腹誹死不了人,可是眾人仍然忍耐不住去做這無用之功,心底老雜毛死牛鼻子的罵個不停。
  當中自有更精彩的罵辭,也就不必多言了。
  紫陽真人直待正道眾人行遠,這才吩咐壹個弟子背起那少年,駕起寶光祥雲,向西玄山飛去。
  此次修行正邪諸派在這塞外蠻荒之地匯聚,雖然到場人數不多,然則皆是大有來歷之人,背後門派洞府皆不可小視。此番相爭積怨甚多,日後事非必不可少。
  頃刻之間,這塞外蠻荒之地,人離音散。天地間只余下壹根孤零零的旗桿,旗桿上龍門客棧的招客旗仍在罡風下裂裂飛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