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鄉村生活

名窯

都市生活

  看個流星,砸破頭,無緣無故成為有房有地小農民。   吃穿不愁,找老婆。   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章 清明之意外來客

極品鄉村生活 by 名窯

2018-8-2 12:09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為冬至壹百零八天後,壹百零八代表圓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滿含深意。如今清明已經成為,人們緬懷逝去親人,祭祀祖先的大日子。祭祖踏青,看著美好的春光。
  早晨,李家院子裏濃烈的艾草香味飄出,李峰透過迷糊的眼兒,隱隱看著人影在忙活。山裏人早睡早起,李峰來家十多天依舊有些不習慣,揉了揉迷糊的雙眼。
  “媽,今天怎麽早啊?”洗了把臉,看了看時間不過是五點半,天雖然已經清明了,可這太早了點吧。平時不是六點左右嗎?李峰疑惑,打著哈欠,伸了懶腰的。邊上肥仔,追著雞仔玩鬧的,枝頭,斑鳩,燕子,唧唧咋咋,松鼠在樹上啃著嫩葉,挺安靜。
  壹幅鮮活風景畫鋪在眼前,李峰看著精神壹震,清醒了許多,鼻子抽了抽。註意力轉移到張蘭手裏,看著艾草有些疑惑。如今是清明,不是端午,艾草兒除了做些青團嘛。
  “沒什麽。”張蘭倒是沒有說,艾草可以吃,還有壹些別樣的功能,這些李峰不太清楚。不過端午用來避邪倒是知道的,如今清明倒是沒有必要的。或許張蘭燒艾草,熏蚊子,昆蟲。
  “起來了,走吧。”李山出去了壹趟,手裏的還拿著鐵鍬,看著李峰起床了,拍拍手。
  “怎麽了,爸。”李峰有些不解,還沒有吃飯呢,怎麽回事,跟著李山出門的李峰小聲問道。
  原來,今天祭祀公墓,這些都是李家崗的祖先,輩份李峰這些小輩已經忘卻了。不過是安著老人來做的,二爺早早站在村口,身後十多個父輩,帶著孫子,兒子,李峰看了看,大伯,三叔,各家的堂叔伯。邊上大大小小蘿蔔頭,十來個,二孩躲在三叔後面朝著李峰做鬼臉。
  “二叔,各家都來齊了。”李福奎的看著各家人來齊了,上前,說道。二爺點了點頭,壹群人浩浩蕩蕩上山了。
  駝峰嶺兒,難得如此熱鬧,各家出錢,主要是二爺準備,這事情可是提前好些天,做出來兒。做的比較正規,復雜的,李峰緊緊跟著,左右看看,李燦,幾人都不在,自己壹輩人,沒幾個,可能沒空兒。老壹輩,來的到還算齊全。
  隨著李峰,身後壹幫屁孩,看著左右,多是玩鬧的心思,不是停下采花兒,攆著蝴蝶,臉上樂呵呵,遊山玩水壹般。自家的大人,看著逮著對著屁股拍兩巴掌,壹時間哭聲滿天,倒是添了壹絲悲傷的氣氛。李峰回頭看著二孩,揉著屁股,淚眼汪汪,手裏依舊沒個閑暇,這邊抓把草,那邊兒采朵花兒。
  公墓兒,看著有些淩亂,多多少少多了壹絲荒涼,墳頭有些已經不太清楚,這些都是先輩祖先。
  上人分了家,祭祀起來越加小了,各種祭祀各家的,留出這些年代久遠的,成為祖宗的墳頭沒人祭祀。最後村裏老人看不下去了,組織大家作為公祭,每年重要節日,春節與清明兩祭。
  老輩上前的擺上供奉祭品,水果,食物,酒水,紙張每家兩刀。每家壹人上前拜祭兒,其余眾人清理墳頭,這些淩亂的樹枝,荒草裏可是有不少小動物,蛇,鼠,蟋蟀兒,蝴蝶,壹幫孩子清理清理,忘了正事,忙著捉蛐蛐,撲蝴蝶,打草蛇,看著壹眾大人苦笑不已。
  大祭其實有些淩亂,最後眾人磕頭,放鞭炮,每人手裏拿著旗子,插在墳頭。規矩好些已經不用了,如今能有人祭祀已經不錯了,二爺看著壹幫孩子嬉笑,臉上有些郁郁不樂。
  李峰看著卻不知道說些什麽,陪著李山往回走,走到山崗壹處地方。李山突然聽了下來,直直的看著,李峰叫了幾聲,李山卻楞楞不動。眼裏說不出的意味,李峰望著李山盯著地方。沒什麽啊,遠處壹個老人,壹個年輕些的女子,攙扶著老人,站在壹片墳頭前。
  “爸,怎麽了?”李峰問道兒,沒發現李山眼裏隱隱霧氣,眼底難以置信的驚喜。
  “走。”李山的拉著不明所以的李峰快步走向老人,李峰這會子也發現了李山的異樣,不由的註意眼前的老人,白發斑斑,老人有些清瘦,身後女子看著四十多歲兒,穿著時尚,看著不像鄉下的人。
  “林……大哥,是妳嗎?”李山聲音少有的顫抖,看著老人,眼裏壹絲水汽凝結兒。老人似乎有些吃驚,楞楞看著李山十多秒,露出壹絲驚喜。
  “小山子,呵呵,是妳啊。”老人快走幾步,來到李山面前,隨行女子臉上露出壹絲驚慌,趕緊上前扶著老人,這裏可是山坡,要是有個摔著碰著可是如何是好啊。
  “是我,林大哥,好些年沒見啊,妳身體還硬朗。”李山難得露出如此爽朗的笑聲,扶著老人,老人對著邊上的女子擺了擺手。
  “唉,老了,老了,沒什麽硬朗不硬朗的。”老人似乎不願說著話題,李山也不太留意,這會子滿臉欣喜“走,林大哥,回家聊。”
  李峰看了壹眼,心裏猜測兒,這位老人與自己父親是什麽關系。壹路上,聽著二人說話,李峰倒是對老人有了壹點了解,這還要說起大壩的事兒,三十多年,響應國家號召。鳳山縣建設攔河大壩,而眼前的這位老人就是當時的設計者之壹,如今已經退休了。想壹想,當時三十多歲就能設計如此大的工程兒,學識定是不差。難怪李山如此敬佩呢,十七八歲的山裏孩子,最是崇拜有學問的人。那時候,李山每天做完活計,每每跑過去找林成棟,壹來二去兩人倒是熟悉了。
  李山對於山裏熟悉,每次帶著林成棟,進山打些野味改善壹下生活。幾年相處下來,卻是如兄弟壹般兒,可惜,水庫修成,林成棟出山回城,三十來了。李山每次想想,還有些遺憾,怎麽自己沒留下個地址。
  看著兩人如此欣喜,李峰心裏也高興兒,試著和身邊的阿姨攀談。沒成想老人如此如今身份不壹般,這位女子不過是老人隨身保姆。下了山,看著路邊停著壹輛車,挺不錯的,李峰倒是有些驚訝的,看著老人挺樸素的人。
  回到家,李峰忙著倒茶水,張蘭拿出核桃,杏仁招待,老人笑著擺了擺手。如今牙口不好兒,吃不動了。邊上保姆倒是不客氣,說笑著陪著張蘭聊天。李山吩咐李峰去鎮上買些菜,被老人攔了下來。
  “爸,我去塘子裏撈幾條魚來。”怎麽說客人,而且是自己父親的至交好友,不能怠慢了。李峰說著,拿著網兜,來到桃林,看著已經蓋起大半的房子,心裏頗為興奮。左右看著沒人,鉆進房裏,轉身進入空間。
  空間裏這會子花香四溢,水塘裏荷葉已經盤子大小,下面鯉魚兒,鯽魚,還有些黃鱔。李峰尋覓壹會,看著石雞,本想著抓著來吃,想了想,算了,這般池塘可是不常見。抓了兩條大半斤重鯽魚,幾條三四兩的黃鱔,順便撈出壹條三斤多鯉魚。今天吃魚宴,拎著網兜,李峰踱著步子,慢慢悠悠的向著家裏走。快了惹人懷疑不是,走到院外,看著張蘭,劉月,林大伯,李山幾人全聚在菜園裏。
  自己家的菜園,說起來,越加的旺勢,看著人人羨慕,別說看看,手臂長的豆角密密麻麻,水嫩。紅燈籠西紅柿兒,壓得枝條斷,張蘭做了不少竹支架,看著喜人,茄子修長,紫旺旺泛著熒光,韭菜根根小拇指粗細,壹掐壹股水,青椒不說了。細長絲瓜從房檐耷拉下來挨著地三四米長,往年二米多都很少,今天普遍二米除外。
  老人看著如此喜人的場面,笑聲沒聽過,劉月別看是保姆,其實真正意義上人家是護理師。月工資上萬月兒,真正城裏人,學習護士出身,哪裏見過這些。張蘭壹說摘菜,劉月趕緊跟著,連著老人也想看看,這不出現如此場面。
  李峰提著魚,喊著張月出來侍弄,自己摸著壹個西紅柿大口的啃了起來,早上到現在還沒吃飯額。
  “洗洗啊,這孩子。”劉月看著,笑說道。
  “沒事,這些沒打農藥。”張蘭拉著劉月,摘了拳頭大的西紅柿遞給她。李山這邊也是如此摘了個熟透西紅柿遞給林成棟,劉月看著這麽大本想說什麽,老人擺了擺手,劉月張了張嘴。
  “試試,挺好吃。”張蘭笑呵呵熱情招呼,讓劉月有些抹不開面子,看著李峰與林成棟吃的津津有味,小小咬了壹口,眼睛壹亮,大口吃了起來。可不是,如今如此地道的西紅柿可是不常見。
  “還是山裏味道啊,城裏那些柿子沒個味。”林成棟吃完壹抹嘴,感慨道,邊上劉月連連地點頭,可不是城裏柿子多是催熟的,那裏有這般天然酸甜的味道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