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放生儀式
極品鄉村生活 by 名窯
2018-8-2 12:09
“什麽,星期天舉行放生儀式?”晚上,李山趁著吃飯的功夫說道,李峰壹楞驚叫。
放生儀式已經多少年沒弄了,再說如今年月好了,沒必要在外邊風吹日曬的弄些吃食。
“這個放生儀式,是怎麽個回事?”林老對於李家崗的風俗習慣,不是百分百掌握著,至少聽說這,那幾年在這裏吃住,看得多了,記下了。
“咦,林伯,妳不知道放生這事?”這下子李峰更驚訝了,不能吧,這事每年鬧騰的動靜可不小,自己還記著爺爺拉著自己,跟著壹村人,大人孩子,可是熱鬧非凡啊。
“呵呵,這事林大哥還真沒趕上過,也算巧了,解放前壹直傳承著放生儀式。解放後,這類東西列為封建殘余,壹直沒弄起來。至於林大哥,那幾年壹直喊著破四舊,村裏人那敢提這事啊。”李山小時候聽人提起,不過真正見識已經是二十歲以後事了,包產到戶之後,村裏漸漸有了壹點生氣。不過那會子還有不少人靠著大河,老人在壹起壹商量,儀式弄了起來。不過隨著老壹輩人過世,小輩人越加的不在意,李峰記著十年前儀式正式停了下來。
“放生?白鴿嘛?”林穎放下手裏的饅頭,頗有些驚訝,城裏重要節日,或是儀式,白鴿放生壹直是保留項目,雖然這些白鴿是人養的,放了多半是再次回去,不過人們壹直這般做著。
“不。”李峰接著把放生來龍去脈,說給在座的幾人聽。放生其實說白,還是人們為了更好地生存,對自然壹種保護。
李家崗在過去,壹直是多山嶺,少地,尤其是大壩沒修建以前,河水已經延伸到如今河灘。那時候,只有山腳,山坡壹些零散的地方適宜種植莊稼,剩余多是只能種些竹子,果樹,連玉米,棉花都是不能種的。村裏連著糧食自給自足都不能,不少人家靠著大河,捕捉些魚蝦,換些錢財,賣糧。
壹條大河養育了大河兩岸幾十裏人家,那時大河可比如今熱鬧,大河上不僅僅有捕魚船,賣糧,買蔬菜,甚至不少山外的商家運來日用品,大河整壹個集市。熱鬧,或是水上人家,或是家裏有人在水上謀生。
不管如何,大河聯系山裏人與山外,聯系人們生機,為了尋求心靈上的安慰。期間每年舉行壹次,放生儀式,更準確是河伯的祭祀,大河兩岸,在放生當天,無論是大人,孩子,每人手裏端著,捧著,壹條小魚,壹只小蝦,烏龜,甲魚,甚至於螺螄,河蚌,歪歪等等。
儀式舉行多半有當地的受人尊敬的長者主持,場面上很是宏達。而這次李山提到的這次儀式舉行壹定程度上是響應市裏要求,第二期的保護區建設,這些多虧了那壹則省臺新聞,劉記者很是用心拍攝了李家崗風景,加上丹頂鶴,白鷺,鴛鴦,野鴨,水鳥等,青山綠水,讓不少人驚呼,省裏還有如此美麗地方。
壹位省領導說了句話,市裏立馬響應,做了決定追加二十萬用於保護區建設,林穎本來半年的任職期被延長到壹年,負責觀鳥臺辦公室籌建。鎮上征求了李福奎意見,決定星期天舉行保護區二期籌建奠基儀式。
作為本地最具特點的風俗儀式,放生儀式被提上議程,這邊李山剛剛知曉。
“原來如此,呵呵,不過這個主意不錯。”可不是保護區建設,並不是二十萬,這些錢能徹底解決的事,後期保護經費,雖然市裏壹直強調解決林穎的吃住問題,工資也按照科員工資發放,可是這些遠遠不夠。壹個人終究力量終究有限,至少三人以上才可能照顧到保護區方方面面,這些李峰做過可行性方案。
這邊放生儀式影響如果做大了,引起壹定轟動,形成傳統做下去,或許能讓市裏真正立項。
林穎似乎也想到了,臉上頗為興奮,壹再和李山確認消息是否準確。
“不過,這次範圍小壹點,主要是李家崗和河對岸的李口子。”李山的看著林穎興奮的表情,搖頭,這次性質與以往不同,可以說成壹種作秀行為。
沒有過去那種濃郁的傳統氛圍,甚至於不如五六十年代,那是漁民那種捉十放壹來的有意義。
春季夏初,漁民壹直有壹個傳統,這時捕魚,捉十條放壹條,壹種別樣的保護,或是如同如今可持續發展。
第二天,李峰很是意外發現,李家崗來了不少城裏人,三五成群,老少皆有,老者頗多些。有人帶著觀鳥鏡,有人只拿著相機。
至於,觀鳥還是觀光,對於李峰來說,這些都是自己的客人。自己桃林,多數桃子已經半數紅了半邊,甚至於全紅也有些,遠遠看著,紅桃綠葉格外喜人,謀殺不少人的眼球。尤其頗為醒目幾個大字,清清楚楚寫著“免費試吃”不少人覺著頗為新鮮,比之超市裏那些,在這山水之間,美麗小村。
“老頭子,妳過來試試,這桃子不錯,味道純正,甜蜜,好些年沒吃過了。”壹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斑白的頭發,戴著印著某某旅行社,老人經常出去旅遊的。
另壹位老人,脖子掛著數碼相機,背著包包。“是嗎?我嘗嘗,別說,真不錯。看起來這片桃林侍弄不錯。”
“妳看,老頭子,妳看,那是不是梅花鹿,真漂亮啊。”老婦人滿是驚喜指著桃林下悠閑的邁著步子,吃著嫩草的小花,絳紅色的背脊點點的白點,如今美的動人心弦,吸引著老人目光。
“是。”戴著眼鏡,微微有些老花眼的老人點了點頭,拿著相機,微蹲著,哢,小花美麗的聲音永遠定格在相機裏。
“兩位好。”外邊響動引起李峰註意,這邊李峰迎著走了出來,看著兩位老人,忙打招呼。
“妳好,小夥子,這院子是妳的嗎?挺不錯的。”老人看著李峰頗有些驚訝,他以為能侍弄出這般好的桃樹,最少是上了年紀農人。
“謝謝,這邊坐,兩位第壹次來?”李峰倒了兩杯茶,桌子擺在荷塘邊,淡淡的荷花香味。牽牛花依舊鮮艷,蝶飛蜜舞,青綠的幾棵小葫蘆秧子上面點點稀稀幾個葫蘆掛著。苦瓜,開出黃的花,迎著太陽,如同鍍上了壹層金箔。
院子邊幾株棕竹,池潭邊柳樹,蘆葦已經壹米多高,綠油油配上倒垂柳枝,配有些風味。院子半關這的門,隱隱露出的葡萄藤架子,花圃裏的花苗,看著兩位老人壹楞壹楞。倒不是說他們沒見識,不過在農家小院見到這些還真是第壹次。兩位老人男的姓莊女的姓唐退休前在壹所重點高中任教,家裏只有壹個孩子,在外,孩子爭氣,上了名牌大學,如今工作五六年,有車有房。老人倆不愁吃穿,平時跟著旅行團,前天看著新聞知道市裏還有李家崗這樣地方。兩人頗為欣喜,主要是身子骨不太硬朗,跟著旅行團總是不方便。
倒是李家崗離著市裏不過壹個多小時車程,直接坐到鎮上,來李家崗也方便,路邊有車幾塊錢,來回看看不過三十多塊車錢。
“不錯,小夥子。”茶水不熱不涼,香味淡淡的有些山野味,周老師拼了壹口茶,而唐老師這會子頗為驚訝荷葉下不時閃現的紅艷。
“老頭子,妳過來,看看,這裏好些些錦鯉。”周老師對著李峰微微笑,轉過頭來,看了壹眼池塘,不說,細看之下,荷葉底不時閃現的鯉魚還真不在少數,如此密集,只有壹些景點才有,兩人在杭州西湖邊看過花港觀魚那地方,密密麻麻的,可沒成想到這看著尋常池塘竟然有如此多。
“自己養著玩的。”李峰這些都是頗為意外,自己養的鯉魚中竟然摻雜不少錦鯉,雖然不是名貴品種,陪著荷塘卻也適合。
“不錯,有幾條難得紅白錦鯉,雖然不算名貴之極,卻也算得上難得了。”這幾條壹條幾百塊錢上千的樣子,算起來比鯉魚貴了許多了。李峰倒是沒太在意,權當是鯉魚養著,主要有泉水卻也不用擔心。
“老先生,看上那條,我送妳壹條養。”李峰笑著在邊上看著老人拿著照相機拍攝遊魚形態。
“這可使不得,老頭子,我們買兩條養著吧,家裏客廳我看著空,小貓小狗社區看著麻煩,倒是養兩條魚不錯。”唐老師看著剛才遊過去的壹條,淡黃色錦鯉頗為喜歡,這裏多是普通品種,多著壹兩百,少著十多塊,正是適合自己兩人飼養。
這些李峰也是知道,林穎倒是說過,前些天,林穎在池潭邊釣魚,沒成想釣了壹條錦鯉,淡淡紅。這丫頭頗為激動,拿著給幾位老人,李峰也在邊上,壹直以來李峰覺著鯉魚與錦鯉是壹樣。原來還有些分別的,最後,李峰陪著幾位老人,仔細查看了壹遍,好真不少,壹會功夫就找出十幾條,不過林穎說這些都是普通,只有壹兩條還算不錯,至多壹二百塊。這已經讓李峰欣喜不已了,壹條鯉魚才多少錢,大些也不過十多塊,這些連著壹斤都沒有就能買十幾塊,甚至壹兩百。
最後,兩位老人臨走讓李峰撈了四條裝在小桶裏倒了些泉水,兩條紅尾巴身體微微有些泛著銀白,兩條淡黃的,收了壹百塊錢。李峰順帶著送了幾斤桃子給老人嘗嘗,或許這幾條魚在市裏能買上壹百五,二百,不過即使這樣李峰依舊滿足不已。